“工作是一种快乐”——访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毛建卫

浙江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小传:毛建卫,溪口岩头人,1964年2月出生,1979年奉化一中毕业,1983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1989年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毕业,系教授级高工。曾先后在杭州商学院等校执教并从事科研工作,2001年调任浙江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后又任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同时,毛建卫还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带头人,并担任了浙江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和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工业协会理事和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等职。
近年来,毛建卫主要从事生物活性物、食品添加剂、医药助剂、生物质化工等研究开发工作。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等发表交流有关食品添加剂、天然生物活性物、功能性食品配料、氨基酸及衍生物、微量元素等方面研究论文和著作50多篇(部);在企业和高校工作中,主持承担或技术负责了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开发项目及重大横向产业化项目等20多项, 部分项目为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项目投入产业化运作后成为区域著名品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为“奉籍英才故乡行”活动,记者有幸能面对面采访毛建卫教授。那天从莼湖考察海洋经济回到奉城后,尽管已经入夜,但毛建卫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眼前的毛建卫,举止儒雅,说话随和率直,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学者的风范。
执着求学路
毛建卫生长在溪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中有2个姐姐1个哥哥,家里因此生活负担较重。但兄弟姐妹几个却全部喜爱读书,家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小学三年级的毛建卫就捧起了《战斗的青春》、《牛氓》等名著。
在溪口小学、溪口中学读完了小学、初中后,毛建卫到了奉化一中就读。生活很清苦,在奉化一中寄读时,为省下车钱,周末和假期回家常常翻山越岭从县城步行到溪口。每次离家时,总是把父母给的炒菜、鸡蛋和生活费偷偷留在家里,常常早上吃的是稀饭拌炒盐,中午和晚上吃的是咸菜。但生活的艰难却磨练了毛建卫坚强的意志,他学习刻苦而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校长、化学老师吴义寿,教导主任、政治老师张启凤,班主任、英语老师应忠祥,语文老师罗斯文,数学老师姜德恩,物理老师邬锡奇……”毛建卫满怀深情地说起了这些至今深深记得的老师,“是他们,一直关心我,照顾我,鼓励我,教诲我,师恩永难忘记。高考前,营养不良导致身体不好,张启凤、应忠祥、罗斯文等老师给了我生活上很多的关怀。化学老师吴义寿让我填高考志愿时全填上化学化工专业,因为一直来我对化学化工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979年,15岁的毛建卫以高考全县前三名的成绩,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成为系里最年轻的大学生之一。
大学毕业后,毛建卫分配至家乡一家工厂工作,2年多后,他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读研究生。
忙碌并快乐着
研究生毕业后,毛建卫在杭州商学院等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1年,时年37岁的毛建卫调任浙江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后又任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一直来,毛建卫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和科研任务。在企业和高校工作中,主持承担或技术负责了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开发项目及重大横向产业化项目等20多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级重点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内容包括高含γ-氨基丁酸功能稻米生物活化分离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反馈式离子交换膜法清洁分离新工艺研究开发、分子型微量元素强化剂新工艺产业化、海洋生物活性物岩藻聚糖酯新工艺研究开发、芸薹属蔬菜中提取抗癌活性物萝卜硫素新工艺研究开发、活性全糙米功能饮料产业化开发、分子微囊化助剂β环糊精衍生物新工艺技术研发、生物发酵复合液体果蔬新工艺产业化开发等。
对于工作,毛建卫非常投入,被誉为“铁人”。曾经,为了一个科研项目,他坚持暑假前后3个月在一个工厂的车间里做实验,白天黑夜吃住全在车间;在浙江科技学院,毛建卫工作到深夜已成为习惯,他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常常是校园里最后一个关灯;寒暑假,节假日,对于毛建卫来说,几乎形同虚设;每年,毛建卫都要为生化学院每个毕业班学生至少上几次课,给学生做几次大的讲座,学生喜欢听他的课和讲座,兴趣大,普遍感到很受启发。
“如此辛苦的工作,有过工作倦怠感吗?”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毛建卫微笑着摇摇头。“工作是一种快乐。”毛建卫这样诠释自己的忙碌和辛劳。
当记者请毛建卫总结自己的成功因素时,他谦虚地说:“不能算是成功,如果说工作有成果,则归结于二条:肯吃苦,有责任心;爱好自己的专业,爱好自己的工作。”
绵绵桑梓情
“欢迎奉化的学子报考浙江科技学院,欢迎奉化的企业到浙江科技学院搞科研联合,我将尽自己所力,提供方便和帮助。”毛建卫的爱乡之情溢于言表。
毛建卫介绍说,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为一体的多学科万人大学,也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其中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是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5个系和9个研究所,拥有30多位正教授与博士。奉化的企业,若需要利用学院的科研资源、科研信息等进行合作,他愿意提供一切方便。
尽管远离了家乡,但家乡永远值得牵挂。今年5月,毛建卫就曾应邀带领几位博士教授到奉化开展科研活动;在这次的“奉籍英才故乡行”活动中,毛建卫很高兴地和一些企业进行了对接。10多年前离开家乡时的景象似乎依稀在目,如今再看家乡却已焕然新颜,毛建卫为家乡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家乡的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家乡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