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宝宝“手足口病”
小班的玲玲妈妈来电话,说女儿昨天吃中饭时,哭着、闹着不肯吃饭,已经放凉的饭菜喂给她吃还一个劲地说“烫,烫!”用手推开不肯吃,让她张嘴往里一瞧,不得了,口腔里有水疱和多处溃疡,随之又发现手心、足底也有水疱,妈妈又心疼,又着急,马上送玲玲去儿童保健院诊治,经各方面检查,医生确诊玲玲患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已不是新名词了,它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流行性儿童传染病,以手、足、口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此病虽然大部分病情较轻,可治愈,但因其易流行,传播快,有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致命性并发症,所以必须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如EV71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其中,由EV71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潜伏期较短,出现重症病例的比例相对较大。
“手足口病”一般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宝宝,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此病全年均有发生,但有明显季节性,一般4~5月开始,夏季达高峰,病程一般一周左右,属自限性疾病,一次感染获终身免疫。多发于2 ~ 5岁的宝宝,以3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患儿发病时,一般有发烧或感冒样症状,加上头痛、鼻塞,容易误诊为感冒。发烧一般都不高,大多在
一旦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年轻的妈妈们不必惊慌,首先应隔离治疗,同时还要好好护理。“手足口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中医认为这种病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宝宝身体稚嫩,易受热毒侵袭而致,所以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可用中药板蓝根
发病期间,宝宝的饮食应清淡,避免过热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应吃一些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新鲜蔬果等,并多饮凉(温)开水。要保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肤感染。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最近有专家建议: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用中药熏蒸、挂中药香袋、中药喷雾剂喷口腔、汤剂口服等中医手段来防治手足口病。中药香袋用法:白天把香袋挂宝宝前胸,晚上睡觉时放枕边。香囊里面的中药成分包括有藿香、艾叶、肉桂、菖蒲等,普通药店及医院均可配,香囊使用期限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时间长了没有香味,也就没有效果了。
要注意此病和其它皮肤病(如皮炎、水痘、皮肤过敏等)的区别,皮肤病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隔离期一般为2周。在托幼机构的宝宝如发现“手足口病”,必须马上隔离、消毒,并立即通知家长。在疾病流行期间,还要防止大人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情况。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在多数大人身上不起作用,但会传染给孩子,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均可能藏有病毒。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注重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日常用品勤消毒,家长在怀抱、喂食患儿前要洗手消毒。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要避免带小孩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同时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