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1日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大规模生产化阶段,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日趋成熟,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快速兴起,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欧阳平凯说,2011年中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3.6万亿元。在今年多数行业下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生物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医药制造、工业制造的增长都在两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政府对生物技术发展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生物技术列入科技发展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2010年,国务院把生物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的生物技术和产业取得较大进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等前沿生物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甲型流感、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和癌症、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的突破,为服务民生健康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超级稻、抗虫棉等一批农业生物技术先进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生物化学品、生物能源等生物制造产品的开发,对于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9月1日至3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共有600余位来自中国各地的生物工程学界代表参加会议。
9月1日,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出席会议。
李佳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出席大会的专家学者和来宾表示欢迎。李佳说,内蒙古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生物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重点培育,在农业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生物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先后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科技成果,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迈出了坚实步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已初具规模。
李佳指出,生物技术学是推动自然科学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生物工程学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一起,位列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当前,自治区进入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处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积极培育包括生物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
下一步,自治区将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研发,努力把生物产业打造成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后续产业,为自治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李佳表示,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召开,必将对自治区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内蒙古将以草原般宽广的胸怀,真诚欢迎各位院士、专家学者参与内蒙古生物技术事业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创新实践,努力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技厅主办,共有来自全国600多位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在开幕式上,颁发了2012年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大会期间,10位院士将作学术报告。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