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园研究揭示外来植物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12-05-01 阅读点击:82

紫茎泽兰的花序(摄影:万金鹏)

 

    传统的普适基因型假说认为,外来入侵植物比本地植物具有高的可塑性,因此能够入侵多种生境,并使其在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占优势。然而,关于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目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很多研究发现,外来入侵植物的可塑性并不比本地植物高。

 

    为了进一步探讨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入侵研究组对紫茎泽兰和两种同属本地种在四个光强梯度下的(10%23%40%100%)生理及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在低光区域内(10-40%)紫茎泽兰多数生理指标的可塑性高于同属本地种,然而在高光区域内(40-100%),紫茎泽兰的可塑性与同属本地种无差异。

该研究认为,高的可塑性并不一定对植物有益,因为可塑性是有成本的,需要消耗能量及物质。在非适(低光)环境区域内,因为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不利,植物需要通过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来适应生长环境梯度的改变,维持较高的表型(performance)。然而,在适宜(高光)环境区域内,由于植物已经适应了这个生长环境梯度,各项参数可以维持最优的水平,因此没有必要通过高的可塑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项研究对于了解紫茎泽兰能够适应多类型环境能力的机制,以及正确理解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研究结果以Comparisons of plasticresponses to irradiance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by invasive Eupatorium adenophorum and its native congeners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12169884-891)上。

 

                                                                  来源:中科院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