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心脑血管疾病社区防治技术和监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浙江医院、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社会发展项目“心脑血管疾病社区防治技术和监测研究”通过验收。项目研究结果证实,该疾病管理模式和技术对进一步提高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有重大意义。
针对我国社区卫生的现有人群管理模式和防治技术及监测设备不足等情况,项目组重点研发创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规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和软、硬件系统,从而提升我省心脑血管的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实现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病防治监测的重大科技突破。项目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管理规范及社区管理模式,以及疾病管理辅助、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社区生命体征自动监测分析等系统,开发了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经3个社区(覆盖3-5万人群)中4216人次/年的应用,社区管理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99.1%、100%,治疗率达93.4%、100%,控制率达86.0%、35.6%,社区脑卒中、心梗后患者规范随访率分别达98.7%、98.6%。上述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提高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显著作用。
项目已完成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仪、心脑血管疾病社区管理软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估软件的研发。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项、软件登记证书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14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专著2部。培养研究生2名,2名中青年学者分别入选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和浙江大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