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昆虫学重大发现 角蝉翼状翅膀经过2亿年演化淘汰后又重新长回来

发布时间: 2011-05-10 阅读点击:89

来源:国际中心

6日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的研究报告指出,角蝉头上引人注目的突起物,其实是翼状翅膀,经过2亿年演化淘汰后,又重新长回来。专家说,这项发现或许会震惊昆虫学家,也挑战昆虫学部分根基。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thorax)和腹部,地球上所有昆虫胸部分成3节,每节都有2只脚。大部分昆虫目有2对翅膀,一对在胸部中节,一对在后节。苍蝇和蚊子只有在后节有一对翅膀,少数昆虫,如大多数蚂蚁则完全没有翅膀。胸部第一节有翅膀的昆虫,如今已不存在,不过它们的先祖却有。

研究主笔人、法国马赛鲁米尼生物发展机构的普鲁道姆(Benjamin Prudhomme)说,「3亿5000万年前的原始昆虫身体每节都有翅膀。我们不晓得是不是用来飞行,不过我们确实知道,从化石纪录来看,这些翼状结构存在于身体每节上。」经过了1亿年,昆虫胸部第一节和腹部翅膀完全消失。

 

不过,5000多万年后,角蝉发生了异变,胸部第一节出现看起来像翅膀的东西。这些分岔的突起物,有些长得像角,有些像触角,有些像被触怒的蚂蚁,有些则像动物粪便,五花八门。专家长久以来认为这些所谓的「安全帽」,是昆虫外部甲壳构造的延伸。

仔细观察角蝉的生长后,普鲁道姆和同事发现,这些突起物一开始长得像一对芽,附着在两侧,之后再长成翼状物,期间还会合并。演化通常被认为是单方向进行,不过这些翅膀显示演化有可能绕了一圈重回起点。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