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再蔓延 东北制药挑大梁

发布时间: 2010-11-29 阅读点击:83
              一种源于南亚的新型抗药基因NDM-1,能造就几乎可以打败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正在向全球蔓延……  

  “超级细菌”  挑动世界“神经”



  在经历过“非典”肆虐和“甲流”恐慌之后,人类对任何能潜在导致大规模传染的病菌都保持着高度警惕,“超级细菌”的出现让世界感到紧张,因此迅速成为社会焦点热点话题。



  “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十年内无药可治”……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超级细菌”似乎像灾难电影里的致命病菌一样可怕。那么,“超级细菌”究竟有多可怕?



  “超级细菌”是一种携带了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NDM-1基因能够在细菌之间传递,一旦细菌获得这一基因,就能合成一种酶,让绝大多数抗生素失去效力,成为“超级细菌”。因此,“超级细菌”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能在细菌间转移,导致更多“超级细菌”出现。



  美国塔夫斯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勒维表示,由于人类滥用和误用抗生素,把细菌“锻炼”成了“超级细菌”,医院通常是它们滋生的温床。因此,“超级细菌”的出现,也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敲响了警钟。



  磷霉素供不应求,成井喷之势



  尽管这种“超级细菌”的耐药范围比较大,但并非强大到无药可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向记者介绍:“这个细菌并没有那么可怕,更不像传说中的‘必死无疑’,那是被过分夸大了。两名新生儿不是治愈了么,而且回访发现现在很健康。”



  据了解,在卫生部近期发布的《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中,治疗超级细菌的药物主要有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以及磷霉素等六大类。



  而磷霉素作为特殊抗生素,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磷霉素抗菌谱广,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没有交叉耐药性,多数呈现协同作用。二、磷霉素使用安全,该药组织分布良好,不与血清蛋白结合,无抗原性,无需试敏,毒性低。三、磷霉素的分子量很小,可以渗透到身体的各种组织,进入人体后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几乎没有肾小管排泄和重吸收。



  而且磷霉素在基层推广度极高,社区医院与乡村诊所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国内外专家不断开发磷霉素的临床应用,与其他抗生素联用有效治疗超级细菌的临床报告常有报道,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重症感染治疗方案,更具有可推广性。



  因而,磷霉素跃然成为抗生素市场新宠,市场需求也呈井喷之势。



  “东北制药”扩建基地挑起中国“大梁”



  作为磷霉素生产企业之一的东北制药,积极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主动协调生产能力,加大设备投入及技术投入,在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尽量安排加量生产以供给市场。



  然而,磷霉素生产具有周期长,危险性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国内生产企业比较少。尽管东北制药生产能力在全国排名居首,但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面对媒体报道如林、临床医生的不断咨询以及市场需求增加的局面,东北制药生产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



  为此,东北制药最为本行业龙头企业,面对超级细菌的日益蔓延之势,积极筹划未来,势挑中国“大梁”,进行“超级细菌”中国式应对,在细河开发区将建成一个全新、高产的磷霉素生产基地,以应对未来磷霉素爆发式增长的局面。



  我们也期待东北制药磷霉素新生产基地早日建成,让世界因“超级细菌”绷紧的“神经”尽早舒展。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