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十大新药创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 2010-09-06 阅读点击:506
        8月28日,记者在海正集团公司举行的“海正科技日”活动上获悉,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内的海正“十一五”期间10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

       过去以海正为代表的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提高和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原料药企业的成长瓶颈愈发明显。为此,海正集团调整主攻方向,搭建制剂研发、创新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研发三大平台,实施从原料药向品牌仿制药制剂出口转型,从化学原料药向生物基因药物转型,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三大转型战略。5年间,有1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其中抗体药物、抗肿瘤药物等5个是国家级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近3年累计获得国家各类科技专项资金补助近4000万元。 


        该公司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尖子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担纲领衔三大平台。形成了台州总部——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上海研究基地三地分工合作的研发体系,为科技人员提供建功立业的舞台。经过上百次试验攻关,今年来公司研发的抗肿瘤辅助治疗新药、新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光敏剂、降胆固醇新药等三个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继2008年氟伐他汀胶囊出口欧洲以来,8月16日,他克莫司产品获准欧盟上市。该公司2002年开始涉足的基因药物领域,系国家“863计划”项目,至今投资4亿元。  200多位以硕士、博士为骨干的基因药物研发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已形成大肠杆菌、酵母菌及哺乳动物表达三个技术平台和三条300L、500L中试生产线,相继开发成功速、长、中效胰岛素、人基因重组白蛋白等10多个品种。


       如今公司发明专利申请达110多项,专利授权30多项,专利申请覆盖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还储备国家二类以上新药23个。 


       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该公司改变了过去依赖原料药出口的模式,现已有14个制剂品种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目前公司75%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占美国市场的60%,阿霉素、表阿霉素产量世界第一,占全球70%;奥利司他药物产量为国内第一。以玉米、木薯等植物为原料的低碳环保产品聚乳酸生产线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海正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全球抗多重耐药性结核病药物生产企业,确立了国内领先的发展模式。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