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厂看涨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 2010-01-22 阅读点击:339

同一首歌,有不同的唱法。 对大药厂而言,玩转市场营销售游戏,也有不同玩法。 销售队伍的重组和增减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截然不同的做法。 这就是大药厂目前的套路和做法:在发达国家大肆减员,在新兴市场比如中国不断扩充销售队伍。因为人工便宜,每个人所带来的业绩和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加上市场远远没有得到饱和。招兵买马是必然的是。这并不是做外包,国内工作机遇流向海外。

让我们看辉瑞最近的动作,昨天挥瑞宣布天它希望增加在中国的销售力量,从现在的2300人增加到明年底的3200人。但在美国,情况正好想法, 因为与惠氏合并,研发,生产和销售人员被大幅度裁减,近20000个工作岗位被削减。辉瑞一月十五日在广东东莞召开了其中国区年会,本届会议的规模创了有史以来中国外资公司的年会规模记录,参加人数高达4500人。据说是外资医药企业历史上最牛的年会。

礼来去年秋天也表示,它将继续在中国雇用更多销售代表,即使它削减正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削减人员和开支。诺华公司还提出要大力进军中国市场,投资10亿美元,增加雇用数百名员工和扩大其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其他企业,比如阿斯利康,拜耳和葛兰素均在中国扩招员工。在新兴国家,大药厂正在竞相扩建销售队伍。目标很明确,品牌药和仿制药几乎通吃,利润显然不错。

现在医药企业在发达市场运营很艰难,制药商都指望到经济增长快速的发展中世界去拓展商机。但是这并非是一个肯定的事。利润率不高,市场不规范,还有其他不确定因素。比如昨天华尔街日报报道 菲律宾政府正在要求制药公司提交一份关于其最畅销和最贵药品的降价名单和方案“。” 去年夏天,马尼拉政府对一些药品实行价格控制,包括辉瑞公司的络活喜和立普妥。更早些时候,辉瑞公司曾提出削减其部分药品的价格,但政府没有接受,让辉瑞“失望”。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