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 浅析日本药企海外并购之后

发布时间: 2009-05-31 阅读点击:187

2008年,对日本大型药企来说,是明显的并购年, 继2007年日本中型制药公司Eisai Co.以39亿美元收购美国抗癌药公司MGI Pharma Inc之后,2008年,紧接着发生了两起日本药企进行的跨国大并购。 一起是由日本最大的制药厂武田制药在四月份,速战速决,以88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千禧药业。时隔两月,日本第三大制药公司第一三共,出资47亿美元控股收购印度最大药企业兰伯西。借助后者的现存业务,第一三共一举实现了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业务扩张,同时也迈入了全球仿制药业务的竞争行列。

如今这两大并购已经过去近一年了。并购的成绩单如何? 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怎样?公司业绩是否得到改善?股东价值是否得到提升?让我们来做一些调查和分析。

第一三共深受兰伯西并购连累

日本第一三共药业去年出资46亿美元控股收购印度药厂兰伯西, 当初成交时志在必夺的豪爽气势,如今已经烟消云散. 我们不知道是否第一三共已在后悔这状买卖. 因为这家日本制药公司刚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有巨额亏损, 主要是由于其印度子公司兰伯西实验室的股价惨跌所造成的, 第一三共当初收购这家印度公司时, 出价不菲. 如今该公司的股份价值现在仅有收购时的三分之一不到。 去年购买时, 第一三共所拥有的兰伯西公司股份市值49亿美元, 现在仅为14亿美元。兰伯西预计还将继续发生亏损,兰伯西预计2009年税后亏损80亿卢比,集团销售额700亿卢比。这将严重拖累第一三共2009财年的年度业绩。第一三共因此要核销的资产高达80多亿美元。

第一三共目前是兰伯西64%的控股股东, 当初它花费 24亿美元从兰伯西家族手中买下 34.8%的股份,并以同样的股价从其他机构投资者手中买下20%的股份,另外还购买近10%的优先股,从而取得对兰伯西的64%控股地位, 这场交易花费第一三共46亿美元,它使兰伯西公司的创始人辛格家族更富裕。使第一三共成为全球第十五大药厂。 但并购兰伯西之后的业绩让第一三共笑不起来。 因为FDA查出兰伯西在印度的生产厂的产品因为涉嫌数据结果造假, 遭受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起因是该公司的雇员被指控伪造检验记录, 另外FDA很不满意该公司的质量控制系统.。兰伯西的问题远不止FDA的麻烦。

四月份,印度兰伯西第一季度的财报告说,该公司第一季度亏损77.8亿卢比 (约合1.5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其仿制药出口美国大幅下滑,第一季度出口额由去年同期的64.8亿卢比降至44.1亿卢比。加上外汇衍生品合约遭遇12.4亿卢比的重大损失所致。让第一三共十分郁闷的是,兰伯西在去年第一季度还公司还盈利10.3亿卢比。即使并购之后,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兰伯西会短期亏损,但第一季度的预亏只有5.85亿卢比,还不到实际亏损额的十分之一。兰伯西第一季度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9%,至80.6亿卢比,


第一三共去年收购兰伯西后,尽管已经控股,但并没有马上控制管理层。如今业绩糟糕,损失惨重,第一三共很不满意兰伯西的管理。忍无可忍之下, 不得不提出接管管理层, 开始自身负责该公司运行,第一三共董事会主席隆田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现在的关键,要扭转兰伯西的收入的关键是解决自己与FDA的问题。 “作为兰伯西现在是第一三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三共会朝解决问题方向做最大的努力, 并积极参与兰伯西药业的管理。” 与此同时,第一三共和兰伯西已经与FDA进行了谈判, 目的是要让兰伯西的药品重新回到正规上市的渠道。尽管细节并没有具体的讨论, 但期望还是相当迫切。

作为日本第三大药企,通过并购兰伯西进入全球多国市场和仿制药领域,从战略和布局上考虑是不错的选择。 但这一并购的时机把握得不够好,收购前的尽职调查也没做好。.收购后,股价如此狂跌是买家所不曾预料到的. 印度制药界的老大居然放弃其做强做大国际市场之梦, 兰伯西CEO在被并购后公开声称这是公司去风险化的选择,显然有其原因。. 第一三共低估了并购后的风险, 控股之后才发现问题多多,但已为时过晚,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当然如果兰伯西如果能尽快恢复在美国的药品销售,形势或许会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毕竟仿制药市场机遇巨大。兰伯西需要吸取教训,还是有机会重振旗鼓,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目前它在欧洲和亚洲的业务并没有收到多大影响。.

第一三共海外并购出师不利,那作为日本药业老大武田,在海外的大手笔并购表现如何呢?

武田进军北美气势猛业绩不差

与第一三共走的路线不同,日本最大的药厂武田制药,海外并购主要还是围绕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研发为轴心开展的,过去一年她在北美的业务扩展相当顺利。

武田收购千禧药业后,比较成功的是,挽留了以首席执行官Deborah Dunsire博士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公司文化和管理风格没有改变。除了公司时钟有东京时间和公司介绍材料添加母公司内容外,其他方面一切照旧,公司不仅没有裁员还增加了雇员和研究经费,公司的业务更加集中。千禧药业已变成了武田肿瘤药研发销售公司。公司开发中的抗肿瘤药产品链也由并购前的5个产品增加到14个产品。公司已上市的二个抗肿瘤产品中,多发性骨髓瘤MM特色药Velcade在并购之后,获得FDA大礼,从最初的三线用药,跃为首选MM适应症的上市批准。销售额也随之猛升。2008年11月,首度突破销售超过10亿美元,成为武田并购千禧药业后打造出的第一个重磅药。

武田还出资1.5亿美元与同处波士顿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lnylam Pharmaceuticals Inc.结成了技术联盟。根据所达成开发小RNA药物的合作协议,如果实现所有开发和销售目标,武田药业最多可能支付10亿美元。 此外,武田成功地买回与雅培合资公司TAP药业50%的股权,武田在北美的业务,通过并购和技术合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基本实现了武田CEO谷川闲史当初设立100亿美元基金所制定的扩张计划。

在过去一年多的短短时间里,武田的并购与合作动作频繁,出手大方。 2008年初,武田通过收购生物技术巨头Amgen Inc.旗下的日本子公司增加了武田药业的新产品储备,2008年,还收购了雅培制药(Abbott Laboratories)在美国业务TAP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合资公司中的50%的股份,结束了双方不够融洽的关系,使武田药业完全控制了这部分美国业务,

武田的并购决心和执行力与该公司CEO谷川闲史的眼光和魄力不无关系。2003年被任命为公司CEO的谷川闲史有过在德国和美国的工作经历,早在上世纪末, 当大多数日本企业还是关注国内市场。谷川闲史已开始认识到通过并购等举措实现海外增长是日本制药公司生存的唯一途径,尽管这需要对企业发展方向需要做出重大调整。但谷川闲史


评论:

由于日元升值和本国市场的局限,日本制药企业必须走国外扩张的路线。作为世界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是日本药企的必争之地。但武田和第一三共走的路钱很不一样。武田走的是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重用美国本地化人才的路子。而第一三共走的是以并购仿制药企业抢夺低端药品市场,创新药研发则以绿地投资,自我经营的方式拓展。

从目前的结果看,武田的策略效果更好,并购后的整合计划也实施的不错。尽管武田的销售出现20年来首次下滑,但它在美国的业绩和新产品库的确让人羡慕。未来几年对武田的全球性研发和新产品上市大有好处。武田过去试着办过与大药厂的合资企业,但同床异梦,效果欠佳。十年之后终于分手。如今购买千禧药业,100%自己拥有。武田成功留住几乎所有的高管和研发人员。并获得了重磅药和许多在研新产品。这对武田未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第一三共的并购方式,虽然也有特色和前景,但并购的时机和方式似乎对其不利。或至少运气不好。收购不到一年,就受其牵连,损失惨重。并购前的尽职调查没搞好。留下许多遗憾和教训。第一三共在北美的业务采用的是绿地投资,自建自管。尽管也聘用了许多本地化人才。但毕竟要从头做起。从1997年起,就开始在新泽西安扎露营,进展速度显然要慢好多。但第一三共似乎对北美的投资是长期的,很有耐心的。如果再能结合并购一些生物技术公司,那会让公司的Pipeline马上丰富起来。

第一三共并购兰伯西目前受挫,这也是短期现象。兰伯西的仿制药原料和制剂业务是很有竞争力的。只要吸取教训,改进内部管理,重新赢得FDA的信任,未来市场开拓还有大有可为的。

全年辉瑞公司与兰伯西.就立比妥专利诉讼达成和解。 根据和解协议的条款,2011年11月底,兰伯西将首先获得在美国出售辉瑞的降胆固醇药物Lipitor、以及高血压和胆固醇治疗药Caduet 的防制药的独家许可。协议还允许兰伯西于不同的时期在加拿大、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典、意大利和澳大利亚销售Lipitor仿制药。辉瑞还与兰伯西解决了在马来西亚、文莱、秘鲁和越南遗留的立比妥相关的争端。兰伯西能成为首家进入销售过百亿美元立比妥的仿制药市场的历史性机遇,商机无限。第一三共看中这一权利和商机,或许让她在兰伯西短期吃亏,也无所谓。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未来仿制药的商机还是很诱人的,利用兰伯西进入仿制药行业前十位玩家还是值得的。

浙ICP备18051380号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99号国家高新科技园创业大厦1205室 邮编:310012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