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RNA治疗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2-06-13 阅读点击:106

 

 

日本名古屋大学和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期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在老鼠实验中发现一种用小分子RNA(核糖核酸)遏制脊髓延髓肌萎缩症的新疗法。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是引发全身肌无力的神经变性疾病,很难治疗,患者年龄常在30岁至60岁之间。神经变性疾病由神经细胞内积聚的异常蛋白质所致,异常雄性激素受体蛋白质被认为是导致该病的原因。

 

研究小组分析老鼠基因时发现,参与合成异常雄性激素受体蛋白质的异常信使RNA与名为“CELF2”的蛋白质结合后,前者就会保持稳定,最终造成老鼠运动机能减退。但是一种名为“196a”负责调节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能遏制“CELF2”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导致异常信使RNA的稳定性下降并分解,异常雄性激素受体蛋白质的总量也随之减少。

 

研究小组给患有脊髓延髓肌萎缩症的老鼠注射名为“196a”的小分子RNA后,其神经细胞内的异常雄性激素受体蛋白质减少了约60%,老鼠的运动机能得以维持。

 

研究小组负责人、名古屋大学教授祖父江元说:“这是从根本上遏制(脊髓延髓肌萎缩症)病情的治疗方法。”研究小组认为,此类疗法还有望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

 

                                                               来源:新华网

联系电话(传真):0571-88035953
学会秘书处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楼205
浙江生物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1380号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会员注册
会员注册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扫二微码
我要咨询